双印法师,中国僧人张培元的法号

阅读: 评论:0

双印法师,中国僧人张培元的法号

人物简介

张培元是云老和尚徒孙,梁披云先生传人、于右任先生再传弟子,得到潘主兰、黄寿琪、郑春松等诸明师亲炙,是学通“儒释道”的一位行者。

2013年4月21日(三月十二)未时,师在释迦牟尼佛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,礼当代禅宗大德中普陀寺开山上芳下振大和尚座下出家,绪佛门重镇“双桂堂”正脉,为“破山”海明禅师法嗣,“天童”密云圆悟大师圣裔。

出家之前,师以一己之力及悲悯情怀,鬻书卖画数千万元于香港创办“中华国学总会”及“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”、“汉字书法研究会”、“中华楹联学会”、“香港书谱学院”、“北京护国公学”、“书谱美术馆”和“华学书院”、“元学禅院”等公益机构,立足京港两地创刊办报、开坛兴学,以儒释道为宗、经史为体、书画为用,全体系传播传统文化,呼吁“丕振中国式教育”、“再造书香门第”,教导门徒要做“真正的中国人”!被誉为“儒面、僧身、道骨、佛心”的教育家。

简历

癸卯(1963)年,师诞生于闽南张氏大夫门第。

壬戌(1982)年,从游长乐郑春松,修书画篆刻。

甲子(1984)年,因郑春松推荐,得潘主兰亲炙,治商周文字、先秦经史及诗词,于甲骨文与古玺情有独钟。潘老赐字“未央”、号“鹤堂”。

双印法师丁卯(1987)年,入梁披云大德门下,潜心诸子之学,好吟《十三经》,尤喜汉魏碑版与六朝辞赋;梁老赐字“抱一”,为三原于右任再传弟子。

戊辰(1988)年,礼《易经》巨匠黄寿祺为师,接“六庵”道学正统。

壬申(1992)年,毕业于华侨大学,获文学士学位。是年秋,入职福建人民出版社,责编《华人之声》杂志;后定居香港。

丙子(1996)年,礼深圳弘法寺开山祖师上本下焕长老,受五戒;本尊赐法名“常煊”、字“无量”,侍法驾三载,接临济宗四十五代正学,爲虚云老和尚法孙。

壬午(2002)年,梁老亲委重光“香港书谱出版社”之责,正承儒学大宗法脉。

乙酉(2005)年,创办“中华国学总会”(简称“华学会”),下设“华学书院”、“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”(原名“梁披云文化教育基金会”)等;同年,创办“汉字书法研究会、“中华楹联学会”。

丙戌(2006)年,兴办首届“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”。

丁亥(2007)年,与泉州大仁林顺平结缘,《书谱》杂志复刊,易双月刊为季刊。

戊子(2008)年,《书谱》复刊号《刘彦湖专辑》面世;提出“以为人之道、成书谱之学”理念,勖诸同仁;后,出版《张瑞图专辑》、《章草专辑》,获业界嘉勉。

己丑(2009)年,创办(首届)“百家春茗”、第二届“梁披云杯”、《汉字书法报》(英汉双语),出版《甲骨文》、《潘主兰》、《十七帖》、《台湾书法》;秋,创立“香港书谱学院”,录首批30名书法研究生,堂设京东宋庄小堡村。

庚寅(2010)年,举办第三届“梁披云杯”书法大展、汉字书法研究会(CCCA)年会,出版《当代书法》、《褚遂良》、《骨签》、《金文》;香港书谱学院(北京)私塾设立;启动《汉字书法大典》撰修工程;“汉字书法网”(www.ccca.hk)正式开通。

辛卯(2011)年,启动第四届“梁披云杯”书法大展;华学书院招收首届“经学”研究生;出版《民国书法》,著《元学概要》、《元解孝经》、《永双印法师乐联存》等;与当代艺术巨擘庞永杰在中国书法院联袂举办“永和元年”首展。

壬辰(2012)年,4月2日(三月十二),本焕长老圆寂。师携家人前往吊唁,生出离心。创刊《私塾》杂志。香港书谱学院招收首届“五行书法”博士研究生;着《永乐宗》、《惠安法门》等书;与著名书画家汪为新合办“心缘”联展。率领中华国学总会开始“万里朝圣”,徒步六百五十公里,亲往山东与“孔孟”二圣印心。同年,由门下弟子发起创办的元学襌院在京挂牌。

癸巳(2013)年,2月10日(正月初一)寅时,师颂《金刚经》至“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”而豁然开朗,得如来証悟之喜。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于3月19日(二月初八)愿云:“(甲)愿一切时中,为度众生而修善法,永不退转;今生爲人师,来世作佛祖!(乙)愿证无上正等正觉,光明照耀无量无数无邉世界;三十二相以爲庄严,八十种好接引众生;我身既尔,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!(丙)愿尽未来际,梵行遍虚空;愿化五浊为五明,愿诸众生得五乘;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,即生法喜顿见菩提,永离苦海!”3月30日(二月十九),于中普陀寺受在家菩隡戒。4月21日(三月十二),在尼泊尔蓝毗尼花园无忧树下(释迦摩尼佛诞生地)于现前师中普陀寺开山上芳下振大和尚座下披剃,正式出家。得法名双印、字伍灯。6月6日(四月二十八),香港书谱学院“北京多语种私塾”更名为“护国公学”。

教育成就

师住持的“香港书谱学院”及“北京多语种私塾”,以“琴、棋、书、画、武术、中医”等“六艺”设科,旨在培养“真正的中国人”,实现“因材施教”,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认可,被昵称为“四不像的学府”。

该校以“无为法”为宗,援引《大学》之“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以修身为本”,提倡“知行合一”、“学为国家”、“利人就是惠己”,以“思想独立

双印法师、学术自由、精神万古、气节千秋”为宗旨。广开方便法门,从三岁开始接引童子;以儒学为宗、道学为主、佛学为要,强调持戒修己,注重优良品德和优良习惯之养成,鼓励弟子以修身为务,坚持践行护国佑民、弘法利生的理念。

该校以生活课程统领诸学,提出“书呆气、学究气、江湖气、根本要不得;人伦观、家国观、自然观,完全建起来”,主张“中华国学全在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之间”,认为“真正的学者必能自立利人,否则只是书呆子”,并以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、“忠、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等十二字箴言行教,跳出中外学究的理论窠臼,“不着文节,以行印德”,其教育思想独树一帜。

该校的精彩之处主要表现在“正造”与“同和”,所谓的“正造”便是“童蒙养正”与“接引再造”。前者立足于对三岁以上的童子进行“六艺”的全面熏陶,旨在良性塑造童子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;后者服务于从体制内退学的大中小学的弟子,为他们调理心性,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势、正确认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,增强弟子的自我认知和信心,改善学习方法,提升“知行合一”的纯度。由于服务独特,效果十分明显,深受感恩。所谓的“同和”就是“天下大同”与“国中六和”,前者指境内外弟子的一堂参修,文化交融,相互加持;后者即对入学的弟子不作选择、不设门槛,但对家长有严格要求,首先必须要爱国,其次必须同修。该校根据弟子的基础和根器,做出相应的课程安排和引导,立足于“德礼为本”、“因材施教”、“寓教于乐”、“学为家国”!

2013年6月16日,师将“香港书谱学院北京多语种私塾”更名为“护国公学”,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与目标,坚持了从海明禅师、虚云和尚到于右任先生、梁披云先生的护国兴学的家风。师以“书谱”为名为书谱学院撰写了冠头联:“书通古今智慧、独开千秋人物,谱萃中外玄长、并育万国圣贤”;其所标榜的精神与同类机构拉开了距离,甚至提出了“每个学生都是老师”的理念。

师对弟子们说:“你们到这里不是来学习的,而是被学习的!”“每个人都是来成就彼此的”,“人人都有成贤成圣的可能,就看自己愿意不愿意。”“立人为学,自修为养。”“学府应以无课为兴盛”。“真正的老师是家长,真正的家长是老师”。

对于当代教育的问题,法师多有创见。师言:“体制内的学校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,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无量的人才,不能因为存在问题,而一概否定之。重要的是,我们如何止于至善?相关各方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自己?家长如何成为真正的家长,老师们如何成为真正的老师?”

“老师不把教职仅仅作为谋生的工作,教育的局面将会大有改观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修好自己,就可以弥补体制可能存在的先天不足。”

“香港书谱学院和护国公学所做的一切,只是为现行教育提供一种补充,尽自己所能为一些家庭和孩子纠偏养正,由此协助解决一点社会问题而已。”

“离开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社会的广泛协同,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。”

文化成就

2002年,师承梁披云先生之命,重光“香港书谱出版社”,并复刊著名的香港《书谱》杂志,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师以此树立了“兴灭国、继绝

双印法师世、举逸民”的传统文人形象。

2009年,由师领衔试刊的《汉字书法报》,是当今第一份汉英双语的书法专业大报,赠阅二十几个国家;该报底蕴深厚,格调纯良,令人耳目一新。

同年,由于北京通州的“宋庄画家村”多以西方艺术为主,画家的思想多数较为偏激与颓废,而且,低级的“行为艺术”泛滥一时,对当地的人文环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。针对这种现实,师特意将“中华国学总会”驻京办及“香港书谱出版社”的国内采编中心移师宋庄,不仅设立“香港书谱学院”的教学基地,而且,于2010年开辟了“华学讲堂”,师亲自主讲儒家经典(以“十三经”为主体),引起极大的反响!目前,宋庄画家村的国学堂和各种私塾以及中国水墨(含书法与国画)与文房四宝商店和传统画廊等,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,国学氛围越发浓厚。

2012年,师又创刊了《私塾》杂志,是迄今为止第一份立足传统教育的专业刊物。该刊提出“丕振中国式教育”的宗旨,其文章及思想和图片均为原创,与当今社会的时风息息相关,多有启发,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杂志。

法师认为,“一份媒体就是一部经书、一个学校、一座寺院,不可小觑。如果发心不正、自持不足、行为不端的话,轻则给人以误导,重则有损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那是要下地狱的!所以,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事传媒方面的工作的。”

“有人巴不得谁都可以办刊、办报、办学,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、对他人也不负责任的想法。一旦唯利是图者进来之后,眼里只有钱,谁给钱就给谁发文章,哪个给的多就为哪个说好话,整个世界将会充满谎言、恐怖与垃圾,那将会是如何一种氛围?其实,现在的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现象。所以,国家媒体的管理,既需要极大的胸襟,更需要智慧,不是简单的放松管理可以达致目的、解决问题的。”

“真正的媒体一定是有良知的,是能够引导人们自省、激发正面潜能的。目前太多的负面的报道,会令人精神松垮,心理阴暗,心灵空虚,国将不国!”

艺术成就

法师的书法造诣冠绝一时,“真草隶篆行”各体皆善。师创“五行书法”,融碑帖于一炉,领异时风。其甲骨文之萧疏,别出禅机;榜书之雄拙,得意于摩崖;草

双印法师书风规淡奇,直取汉韵;小楷古雅,独开“不二法门”;特别是以长峰羊毫演绎“屋漏痕”古法,前无古人,独步当代。每有所作,风范独具,令人身心默契。是当代创作型书法大家中的杰出代表。

师善诗词,禅境天成,全由心出。《诗经》道源,《楚辞》为宗,气和汉魏,韵满晋唐。古朴豁达,思绪绝尘。虽话白如水,却隽永深邃,内里千秋。尤其是序跋,百字成构,古今涵咏,一令圣手傲容骤敛。有“七步”赋诗成联之才,信手拈来,余香万里!用典妥帖,遣字高妙,境界悠远,格局宏深,非一般大家所能为。

师之国画可谓奇妙,但以书法之名特重之所障,是而不显。每有用笔,奇简为宗,水墨纯粹,不事颜,尤以诗书为偶,寥寥数笔,含弘光大,雅俗共赏,一派高僧逸致。可惜惜墨如金,极罕出品,乃真遗憾。

师之篆刻得潘主兰真传,胎息古玺,有秦汉遗风,于封泥及将军印用功最深,间以玉印为面,不问唐后及流派,故能格调隳俗。近年几乎封刀,难得一见。

主要思想

一、香港书谱学院建校辞

一个国家,必须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真实忠诚,才能维持它在世界上的独立地位;一个民族,若想拥有真正自信及长青,便不能抛弃其固有的文明;否则,将如无本之木、无源之水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学习他国文明必须建立在国学的基础上。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,引导他们亲近国学,一言一行都有中国风范,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。”

二、中华国学总会创会辞

中华国学,或称华学。

华学渊源不可思议,一树三果,曰儒、曰佛、曰道,别有花枝如名、法、墨、杂、农、兵、阴阳者,之谓百家;花团锦簇,星繁其灿。

儒佛道,名三实一,理原不二。贯通讲论者,肇乎北周武帝。至唐“久已普遍朝野”。及宋,周敦颐辈援佛入儒而成理学,为世公认。明太祖力倡三教合流,曰:若绝弃之而杳然,则世无神鬼、人无畏矣,王纲力用焉。于斯三教,除仲尼之道祖尧舜、率三王、删诗制典,万世永赖。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,益世无穷。故而敕制“僧律”二十六条

双印法师,颁于皇觉寺。内款云:凡有明经儒士及云水高僧及能文道士若欲留寺,听从其便,诸僧得以询问道理,晓解文辞。帝心高远,乐观僧流互参儒道法度。迄王阳明而化大成,心学出焉。

清帝雍正云:“三教初无异旨,无非欲人同归于善。”“昔,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,曰:‘六经本是济俗。若性灵真要,则以佛经为指南;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,则吾坐致太平矣。’何尚之对曰:‘百家之乡,十人持五戒,则十人淳谨;千室之邑,百人持十善,则百人和睦。持此风教,以周寰区,则编户亿千、仁人百万。而能行一善,则去一恶;去一恶,则息一刑。一刑息于家,万刑息于国。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。’斯言也,盖以劝善者,治天下之要道也”,“苟信而从之,洵可以型方训俗,而为致君之大助。”

然则,三者要义岂但劝善乎?且如“自觉、觉他”、“独善其身、兼济天下”、“无为、无不为”等,何一勿需智慧本明哉?释子曰:“戒、定、慧”,三学总括其纲,即儒家所谓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者也,表法不同,其理盍异?

华夏文明五千年,实以三教端赖之。二十世纪初,欧风东渐,人心不古,纲纪日颓,概以崇洋媚外为尚,无奈论道谈经为侈!虽仅百年,却已宗族无长幼、郷党绝尊卑!夸云忆众,其实域中无人矣!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!

因究十方,固恊大德,创立“中华国学总会(简称‘华学会’)”,以“兴灭国、继绝世、举逸民”;旨在重振仪礼,再塑纲常;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”

噫,华云出岫千山好,学海点灯万国明!

三、汉字书法研究会创会辞

一个人的字是书法,一人的书法是艺术,一个民族的艺术是文化,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种精神。人类的精神包含了敬畏自然、尊重传统、推陈出新等,汉字书法对此有完美的演绎。

四、法师语录

“育人在修己,读书在成人。教育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情,不可以把问题推给学校和政府。家长和老师都必须做好自己,这才是最最重要的!”

“真正的老师是家长,真正的家长是老师!”

“如果每个家长都有率身垂范的意识和努力,每个老师都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大仁之心和行为,教育还会有问题吗?”

“一个孩子可以影响一个家庭,一个家庭可以影响一个社区,一个社区可以影响一座城市。孩子好了,家庭就好了。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行德礼、讲信义、重廉耻,而不是唯利是图,不就世风日上了吗?未来不就大有希望了吗?”

“不要抱怨社会,更不可以只会批评政府!如果人人能够反省自己,问题就少多了,风气也会好起来的,政府自然有可能做得更好。”

“社会治理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自身素质,政府的问题是每位官员自身素质的问题。素质与学历无关,但与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、责任感以及使命意识有关。一个自私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素质的。”

“所有问题无不是我们由内心而起的。出了问题不能只会做观衆。国家兴亡,是你和我的责任!如果你不承担、我也不承担,这个国家还能好吗?”

“‘和尚’的真实义就是教师。学校就是寺庙。”

“没有众生,就没有佛。没有烦恼,就没有菩提。”

“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。但真正的老师是戒律。持戒精严,般若自见。”

“忠孝是万行之本。”

“万有当珍父母意,一无可寄儿孙情。”

“热爱人民是世界和平的基础。敬爱父母是广行仁义的前提。”

“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,不可能是一个信义卓著的人。”

“所谓的‘民主’是西方国家贩卖政治垃圾的工具,意在损人利己。”

“任何一个国家,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修行的,即使他们有所谓的宗教信仰,也不代表能够知行合一。而没有真修实行是不可能有高素质的,遑论智慧。”

“自领导以至于基层,一是应以修身为本。”

“政治之要,在于引导人们修己以成正道。”

“而在成道之前,众生是很难把持正知正见的。因此,怎么能够向没有正知正见的众生征求意见呢?所以,要警惕西方‘民主’之论的真实用心。”

“滥用西方所谓的‘民主’概念,必然荒废我们的政统文明。中国政治的传统精神在为民担当,‘为民所止’。‘止’就是‘学习的榜样’的意思。如果领导人不精进,不能自强不息,如何成为‘民’之所‘止’?”

“‘民’是最后的裁决者,不是初始的决策者。”

“很多时候所谓的‘民主’,无非是政客推卸自身责任的合法道具。”

“现在经常听到一种言论,说的是‘爱国不等于就要爱党’,实在可笑又可悲。难道说,爱家不等于就要爱父母吗?”

“无论父母有何不是,为人子女者都应该抱持恭敬心。没有恭敬心,便没有功德。天天骂爹娘,这个家没有不散架的;天天骂政府,政府没有不败落的。”

“任何国家的所有问题,其人民的‘无明’是责任的另一半。每个人都要承受他自己的那一份,这就是因果。”

“责怪政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,但每一个人修行的次第不一样,不能以偏概全。即使有修得不好的人,也不能代表整个政府。有人在位时没能修好、做好,他必然承担自己行为的果报,丝毫不爽。不需要别人为他们操心。”

“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修好自己,退一万步说,即使执政党再无能、再腐败,人民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太差劲。”

“真正的幸福生活都是智慧的、精神的、是属于他自己的,绝非仅仅是物质的。”

“恭敬诸佛、善护众生、爱国爱家,是一切功德的源泉。”

“现代人因为迷失在所谓的‘法律’和‘制度’里面,所以,放弃了本有的慈悲和爱、甚至良知!”

“真正的高贵是对一切卑下的理解和包容以及毫无保留的爱护,真正的强者是对一切弱者的同情和悲悯以及毫无功利的保护,真正的智者是对一切愚昧的洞察和了然以及毫无鄙视的忍惜,真正的正确是对一切失误的服务和修正以及毫无炫耀的付出。”

“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、没有条件的、没有边界的,付出爱的一方是别无所求的,他唯一的心愿就在于被爱者能够六时吉祥、八节如意。”

“如果我们想真心帮助谁,就必须和他的心在一起。在同一个纬度上脉动,而不是高高在上的。否则,只是施舍,施舍往往附带有对尊严的忽视。”

“虽然出家了,我仍然只是凡夫,众生才是真佛。我愿意将众生对我的加持,转化为无上能量而发光发热,陪伴众生前行的路。”

诗词选

入世•和觉公(七律)

入世本应无事难,只行众善不偷安。

千般好梦终幽幻,半点真心足圣坛。

八面虚空谁是佛,一声诚敬即为禅。

人生若得清如水,四季闲悠笑暑寒。

问花(七绝)

一缕秋风一缕空,空空世界任花红。

红花半朵倾城国,国焉知在梦中。

注:壬辰九月廿七日,千里徒步赴山东朝圣入沧州境内,寻落脚处。

偶见五星级酒店,有感。

菩提•和止亭先生(七律)

菩提非巧亦非乖,恰似春风投圣胎。

昨夜飞花昭瑞相,今身清净是莲台。

一杯化雪供三界,半点空心本自来。

寻遍琅园无俗韵,大千烟雨任君栽。

癸巳二月初九日,于鹤堂。

注:(1)飞花:鹤堂于二月初八日卯时自度为僧、并发三大愿,是夜瑞雪漫天,为二十年多来北京之最,令人不由赞叹!

(2)琅园:止亭先生斋号。

(3)止亭先生:汪为新先生也。

无题(七律)

楚襄入梦泪沾衣,司马《报书》谁叹奇?
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!

同心休戚衍悲智,忍爱不张真大慈。

无量生皆法子,一声佛号是相思。

注:七月初三日辰时,过十三陵有感,口占一律;《报书》即《报任安书》。

即事(五绝)

云外起乡音,林风送晚晴。

止亭收古雨,静照任天行。

注:六月廿八日酉时,止亭公汪为新君携陈震生君及乡贤林天行君(香港)来访,旋赴“静照堂”齐剑楠府上应供。遇康文君、大海君等。即席觅句,以应闲窗微雨。并识。

无题(五絶)

迷时如瀑布,悟后须弥山。

愿海慈音起,云深万古禅。

六月廿三日亥峕,偶得。释伍灯

和吉春(五绝)

未闻有异响,寂寞大江横。

谁见真檀那,四时传古风?

附:简修堂徐吉春(东北书法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)原玉:

古木绝尘响,紫壶任水横。

禅茶心若语,醉里卧清风。

本文发布于:2022-11-09 16:30:08,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hly888.cn/whly/1/145.html
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标签:双印法师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排行榜
Copyright ©2019-2022 Comsenz Inc.Powered by ©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3005725号网站地图